查看原文
其他

刘烈宏演讲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共同书写数据的灿烂光华(附全文)

共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我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我们要共同将我国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这是刘烈宏出席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作主题演讲时指出的。

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增长动能 中国探索”刘烈宏出席论坛并作题为《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主题演讲。这是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刘烈宏担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首次站在高校讲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作关于数据要素的主题演讲。

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中,刘烈宏表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我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指明了方向

2023年初,党中央决定组建国家数据局,并赋予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职责。刘烈宏表示,国家数据局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创新引擎作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在这次演讲中,刘烈宏围绕本届论坛主题,聚焦数据要素话题,与出席论坛的嘉宾、专家学者、北大光华师生代表交流了三点思考:第一,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第二,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动力。第三,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需关注的四个问题

认识数据要素特征和价值运动规律

关于“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刘烈宏表示,生产要素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坚实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在农业经济时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工业革命将机器引入经济生产活动中,资本成为工业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快应用,拉开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序幕。互联网、新一代通信等数字技术带来的连接和共享,推动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的成本。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数据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刘烈宏强调,如何认识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刘烈宏认为,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要从理论上认识数据要素的基本特征关于数据的特性,各方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共识的是,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性。比如,与土地和劳动要素相比,数据权属更为复杂;与资本要素相比,数据价值密度不均匀。更为重要的是,数据兼具正、负两方面的外部性。从正外部性看,发挥数据的高流动性、低成本复制、报酬递增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实现对经济发展倍增效应。从负外部性看,同样的特点也可能带来隐私泄露、数据滥用、拉大收入差距,甚至对国家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刘烈宏表示,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要深刻把握数据要素价值运动规律。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如何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把握发展机遇的重点。刘烈宏呼吁,希望社会各界从数据要素特性入手,聚焦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价值作用规律深化研究,围绕如何更好发挥数据要素正外部性、避免负外部性贡献智慧,共同将我国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

从三个例子看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关于“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动力”,刘烈宏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乘势而上、奋楫前行。随着数据价值的日益凸显,推动数据要素化,让数据要素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在千行百业中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抓手。

近日,国家数据局联合16个部门共同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的就是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结合不同行业的基础条件和数据禀赋,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典型领域应用场景,以场景为牵引,推动数据要素供给和流通使用,加快数据要素化进程,从而更好实现数据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刘烈宏指出,与2015年“互联网+”行动相比,“数据要素×”实现了从连接到协同、使用到复用、叠加到融合的转变。

此前,刘烈宏针对“数据要素×”上述3个方面的作用机理做过介绍。在本届论坛上,刘烈宏从“通过数据应用推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数据应用推动知识扩散、业态创新,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通过数据应用推动科学范式迁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个方面,重点分享了一些生动实践案例。

针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刘烈宏指出,通过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作用于其他要素,能够找到企业、行业、产业在要素资源约束下的“最优解”,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难题。

以纺织行业为例,下游中小企业存在获客难度大、采购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等困难,数据要素在生产全环节的融入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新路径。刘烈宏表示,借助上下游数据的贯通,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有效和真实的商情信息、稳定和规模的订单,从而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通过不同中小企业原材料需求数据的汇聚,能够以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打通产供销数据,实现定制化生产,可将成品出厂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减到5天,保证一周之内交到消费者手上。基于订购订单、设备开工等数据,中小企业还可以获取订单融资、仓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针对“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刘烈宏认为,数据是知识的载体,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复用,将推动各行业知识的相互碰撞,孕育出新产品、新服务,创造新的价值增量

比如,传统的隧道作业高度依赖人工经验,效率不高,施工风险难以控制。刘烈宏指出,通过地质数据、设备数据、和以往工程数据的复用,可以使掘进设备在准确感知地质条件、掘进速度、钻头转速基础上,根据地质构造岩土类型自主控制掘进策略,将过去沉淀在高技能劳动者中的隐性经验,拓展为机器能够实现的显性经验,实现工具升级、知识扩散、价值倍增,极大提升既有高水平劳动者数量约束下的产出极限,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

针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刘烈宏认为,当前,科学发现的基本方式正在经历从理论分析、到计算模拟、再到数据探索的转变。多种来源、不同类型数据的汇聚与融合正在极大地提升科技创新的速度

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刘烈宏表示,长期以来,如何准确、快速确定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一直是一个难题,基于海量、多元生物数据构建起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能在几天甚至几分钟预测出以前要花费数十年才能得到的、具有高置信度的蛋白质结构,颠覆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

刘烈宏指出,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行动,就是要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对经济发展倍增效应,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新阶段

需深化研究的四个问题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面向经济管理领域的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在北大光华讲台,刘烈宏特别“抛出”了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刘烈宏指出,当前,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还需要在制度建设、流通利用方式、收益分配、安全治理4个方面一些具体领域深化研究。

制度建设看,数据领域发展变化快,需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刘烈宏指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国际上没有通行做法可以借鉴。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结合具体实际开拓创新,探索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要推动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数据资源进行会计处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结合数据要素特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基于实践基础,不断完善和优化顶层设计,加快形成系统完整、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流通利用方式看,需要建立数据基础设施。传统交易市场中,往往通过物品的排他性占有,来控制其流向和使用方式。而明文数据的复制成本趋近于零,一旦交易,卖方不仅失去了对该数据的控制,还要承担安全风险,这导致数据持有者“不愿流通”也“不敢流通”。刘烈宏表示,推进数据流通,必须加快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建立可信流通体系,利用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使供给方能够有效管控数据使用目的、方式、流向,实现数据流通“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保障数据安全,防范泄露风险,实现数据可管可控

收益分配看,数据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需要探索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分配机制。“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要建立“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通过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价格,通过交易价格评价贡献、分配报酬,提高收益分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政府引导调节作用,避免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缩小收入差距。刘烈宏强调,真正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不仅要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各项政策中予以通盘考虑,也需要建立激励相容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深入研究,贡献智慧。

安全治理看,数据对治理方式提出新挑战,需要探索适应数据特点的安全治理模式。刘烈宏表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广覆盖性、强渗透性,在对传统生产力的内涵进行拓展和延伸的同时,对传统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数据大规模流通的过程,也是多源多方数据融合的过程,一旦被泄露或滥用,可能带来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数据泄露问题,影响隐私保护、产业发展,甚至可能对国家安全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具有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传统分业监管、属地监管模式提出挑战。如何以合适的安全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开发利用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如何提升监管效能,构建兼顾活力与秩序的数字治理体系,需要各方共同探索。

当前,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初步显现。随着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还会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也会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更会衍生新的业态。刘烈宏指出,国家数据局将与社会各界一道,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共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北大光华新年论坛自1998年创立至今,已举办25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管理学界深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思想交流盛会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附:主题演讲全文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在第25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的发言
刘烈宏
(2024年1月7日)

非常高兴参加第25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以“增长动能 中国探索”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发展机遇。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我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再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指明了方向。2023年初,党中央决定组建国家数据局,并赋予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职责。我们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围绕会议主题,我谈3点思考,与大家交流。第一,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生产要素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坚实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农业经济时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工业革命将机器引入经济生产活动中,资本成为工业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快应用,拉开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序幕。互联网、新一代通信等数字技术带来的连接和共享,推动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的成本。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数据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如何认识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要从理论上认识数据要素的基本特征。关于数据的特性,各方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共识的是,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性。比如,与土地和劳动要素相比,数据权属更为复杂;与资本要素相比,数据价值密度不均匀。更为重要的是,数据兼具正、负两方面的外部性。从正外部性看,发挥数据的高流动性、低成本复制、报酬递增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实现对经济发展倍增效应。从负外部性看,同样的特点也可能带来隐私泄露、数据滥用、拉大收入差距,甚至对国家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要深刻把握数据要素价值运动规律。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如何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把握发展机遇的重点。希望社会各界从数据要素特性入手,聚焦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价值作用规律深化研究,围绕如何更好发挥数据要素正外部性、避免负外部性贡献智慧,共同将我国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第二,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乘势而上、奋楫前行。随着数据价值的日益凸显,推动数据要素化,让数据要素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在千行百业中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抓手。近日,国家数据局联合16个部门共同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的就是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结合不同行业的基础条件和数据禀赋,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典型领域应用场景,以场景为牵引,推动数据要素供给和流通使用,加快数据要素化进程,从而更好实现数据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与2015年“互联网+”行动相比,“数据要素×”实现了从连接到协同、使用到复用、叠加到融合的转变,此前我曾就这3方面的作用机理做过介绍,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些生动实践案例。一是通过数据应用推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作用于其他要素,能够找到企业、行业、产业在要素资源约束下的“最优解”,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难题。以纺织行业为例,下游中小企业存在获客难度大、采购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等困难,数据要素在生产全环节的融入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新路径。借助上下游数据的贯通,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有效和真实的商情信息、稳定和规模的订单,从而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通过不同中小企业原材料需求数据的汇聚,能够以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打通产供销数据,实现定制化生产,可将成品出厂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减到5天,保证一周之内交到消费者手上。基于订购订单、设备开工等数据,中小企业还可以获取订单融资、仓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二是通过数据应用推动知识扩散、业态创新,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数据是知识的载体,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复用,将推动各行业知识的相互碰撞,孕育出新产品、新服务,创造新的价值增量。比如,传统的隧道作业高度依赖人工经验,效率不高,施工风险难以控制。通过地质数据、设备数据、和以往工程数据的复用,可以使掘进设备在准确感知地质条件、掘进速度、钻头转速基础上,根据地质构造和岩土类型自主控制掘进策略,将过去沉淀在高技能劳动者中的隐性经验,拓展为机器能够实现的显性经验,实现工具升级、知识扩散、价值倍增,极大提升既有高水平劳动者数量约束下的产出极限,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三是通过数据应用推动科学范式迁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当前,科学发现的基本方式正在经历从理论分析、到计算模拟、再到数据探索的转变。多种来源、不同类型数据的汇聚与融合正在极大地提升科技创新的速度。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如何准确、快速确定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一直是一个难题,基于海量、多元生物数据构建起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能在几天甚至几分钟预测出以前要花费数十年才能得到的、具有高置信度的蛋白质结构,颠覆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我们推动“数据要素×”行动,就是要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对经济发展倍增效应,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新阶段。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试点工程,启动大赛,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落实落地。希望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共同参与,结合各行各业发展实际,通过进一步深化数据要素基本理论、作用规律等的研究,共同探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有效路径;通过支持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数据商的发展,繁荣数据开发利用生态,做强做大数据产业;通过挖掘高价值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激励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创新数据产品服务等,探索一批跑得通、有成效、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案例、经验模式,将堵点难点转化为新增长点,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第三,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当前,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还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深化研究。一是从制度建设看,数据领域发展变化快,需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国际上没有通行做法可以借鉴。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结合具体实际开拓创新,探索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要推动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数据资源进行会计处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结合数据要素特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基于实践基础,不断完善和优化顶层设计,加快形成系统完整、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二是从流通利用方式看,需要建立数据基础设施。传统交易市场中,往往通过物品的排他性占有,来控制其流向和使用方式。而明文数据的复制成本趋近于零,一旦交易,卖方不仅失去了对该数据的控制,还要承担安全风险,这导致数据持有者“不愿流通”也“不敢流通”。推进数据流通,必须加快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建立可信流通体系,利用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使供给方能够有效管控数据使用目的、方式、流向,实现数据流通“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保障数据安全,防范泄露风险,实现数据可管可控。三是从收益分配看,数据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需要探索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分配机制。“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要建立“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通过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价格,通过交易价格评价贡献、分配报酬,提高收益分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政府引导调节作用,避免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缩小收入差距。真正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不仅要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各项政策中予以通盘考虑,也需要建立激励相容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深入研究,贡献智慧。四是从安全治理看,数据对治理方式提出新挑战,需要探索适应数据特点的安全治理模式。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广覆盖性、强渗透性,在对传统生产力的内涵进行拓展和延伸的同时,对传统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数据大规模流通的过程,也是多源多方数据融合的过程,一旦被泄露或滥用,可能带来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数据泄露问题,影响隐私保护、产业发展,甚至可能对国家安全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具有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传统分业监管、属地监管模式提出挑战。如何以合适的安全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开发利用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如何提升监管效能,构建兼顾活力与秩序的数字治理体系,需要各方共同探索。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当前,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初步显现。随着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还会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也会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更会衍生新的业态。国家数据局将与社会各界一道,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共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书写数据的灿烂光华。(据刘烈宏在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的主题演讲整理,略有删减)

指导:辛文
整理:高超
编辑、校对:高超

延伸阅读
深读“数据要素×”三年行动:立什么?破什么?
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公开征求意见
研究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刘烈宏首论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破解“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刘烈宏就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提六点举措
重磅:刘烈宏首论数据基础设施(附全文)
刘烈宏:让更多数据“活”起来
今天:国家数据局揭牌

延伸阅读:定调2024
从三大运营商工作会看:今年基调是什么?(附一张图)
定调2024:图看三大运营商工作会重点
中国电信2024年度工作会举行
中国联通2024年工作会举行
定调2024:中国移动工作会议举行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举行

延伸阅读:趋势2024
新年特稿 | 2024年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形势展望
新年特稿 | 2024 5G-A展望:新代际更替与产业链“摩拳擦掌”
新年寄语 | 通信,在向阳的2024“涌现”

延伸阅读:跨年思享会

通信思享 I 闻库:发展云电脑的三点建议
通信思享 I 李正茂论运营商“蝶变”:重回科技公司光明大道(附PPT)
通信思享 I 曾庆军:广电新路
通信思享 I 吕廷杰:AI时代的ICT能力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
通信思享 I 张成良论算力需求与光网络发展
通信思享 I 黄宇红:以5G创新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附PPT)
通信思享 I 中信科移动王映民:面向未来的AI与通信融合
通信思享 I 彭木根:感知协同多天线技术释放太赫兹6G潜力
通信思享 I 爱立信吴日平:通信网络与AI结合是必然
通信思享 I 百度段永华:生成式AI,重塑生而不同的时代品牌
通信思享 I 长飞聂磊:构筑Al算力全光底座,助推数字经济腾飞
通信思享 I 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张昊:推动算力网络走向纵深
通信思享 I 中国联通研究院李福昌:5G-A/6G一体化推进,迈入“高速高质”新阶段
通信思享 I 司孜平:面向6G的天地融合网络
通信思享 I GSMA庞策:云电脑是运营商云业务和消费物联网结合的最佳探索
通信思享 I 唐雄燕:面向算网融合的信息通信网络演进
通信思享 I 傅志仁:AI算力时代的智算网络发展创新
通信思享 I 亨通轩传吴:AI时代,5G+光纤能做什么?
通信思享 I 亚信科技欧阳晔:6G OSS演进初探
通信思享 I 温晓君:“东数西算”背景下计算和算网融合发展趋势
通信思享 I 葛颀:通往6G,元宇宙创新与发展
通信思享 I 浪潮沈林江:共谱AI时代算网新篇章

通信思享 I 孟国柱:大语言模型代码能力究竟怎么样?

推荐阅读
《2023通信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重磅:2024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发布
谁在领航?2023年度十大信息通信业务创新发布
重磅:2023年度中国通信十大事件揭晓
谁是AI使能者:2023年度AI大模型先锋榜TOP50出炉
百舸争流:2023年度AI竞争力榜TOP50发布
致敬奋斗者!2023通信产业金紫竹奖揭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通信产业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